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法海寺壁畫堪稱我國明代壁畫之最

法海寺壁畫堪稱我國明代壁畫之最

法海寺壁畫至今已有560多年,是由當時的畫士官宛福清、王恕,畫士張平、王義等15人,曆時多年而成,代表了明代壁畫的最高成就。1993年初,在北京法海寺壁畫曆史藝術價值論證成果研究討論會上,專家認為,法海寺壁畫是中國現存元、明、清以來由宮廷畫師所作為數極少的精美壁畫之一,也是北京這座曆史文化名城所保存的古代壁畫中的傑出代表,與敦煌、永樂宮壁畫相比各有千秋,並可與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壁畫相媲美,法海寺壁畫堪稱我國明代壁畫之最。

法海寺現存的壁畫共有十鋪,面積236.7平方米法海寺壁畫是以畫筆的精細取勝。

法海寺是明朝英宗寵愛太監李童所建。明代正統年間,禦用太監李童自以為適逢盛世,蒙受降恩,為報答聖上,想建造一所廟宇,供奉香火,以此報答皇恩。關於法海寺的選址,還有一個“托夢”的傳說。李童遍尋不著一個適合建廟的風水寶地,一天卻有一個白衣老人托夢告訴他一個風水寶地。後來他派人到處尋找,最後終於找到的就是模式口法海寺現在的位置。

法海寺壁畫繪制的良工善眾共169人,其中包括畫士官宛福清、王恕,畫士張平、王義、顧行、李原、潘福、徐福林等15名員工,他們的名字都刻在寺前“楞嚴經幢”上,經幢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從碑記所列工匠士官名號中可以看出,修建法海寺,共動用了18種行業,有169名專業人員參加這一工程。所以說法海寺壁畫的制作,同時匯聚了當時來自官方和民間的藝術高手,藝術成就極高。

法海寺大雄寶殿的六面牆上,至今完整地保留著九幅極其精美的明代壁畫。內容以宗教題材為主。分布在大雄寶殿北牆門的兩側、中佛像座龕背後和左右兩面山牆上。佛龕背後繪的是觀音、文殊和普賢三尊菩薩以及他們的坐騎,其中的水月觀音尤為出色。
  最為珍貴的壁畫要算北牆門兩側所繪《禮佛護法圖》。該圖由帝後、天龍八部和眾鬼神組成浩浩蕩蕩的禮佛護法行列。兩幅畫共有人物35人,三五成組互相呼應,人物服飾華麗,儀表莊重溫雅,色澤豔麗濃厚。左面一幅畫的中央部分所繪是如意觀音,她的腳下有獅子、狐狸和豹。在狐狸前面的護板上裝有一個放大鏡,透過這個放大鏡,可以清楚看到狐狸耳朵上的毛細血管。豹子的身體後部有明顯的修補痕跡,兩相對比,原作部分豹子的毛發絲絲分明,根根凸起,很有立體感,後人修補的部分則完全是平面的,筆法也粗糙了很多,可以看出原作畫師的深厚功力。

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一棵大樹的啟示——因小果大



一棵大樹的啟示——因小果大

從前舍衛城外有一家的主婦是清信居士,持戒修行純正圓滿。一天,佛親自至門前乞食,主婦把飯放到缽中,退身行禮。佛說:種一善因,得十善報,種十善因,得百善報,種百善因,得千善報。如此,可以生萬,生億,從而覺悟正道。

其夫不相信佛法,悄悄在後邊聽佛祝願祈福,說道:瞿曇沙門,你說話太過分了。施舍一缽盂飯,竟然能得到這麼多福分,還能覺悟正道? 

佛問:你從何處來? 其夫回答:從城裏來。佛問:你見那尼拘類樹有多高? 其夫回答:四十裏高。佛問:一年結幾萬斛果實,果核大小如芥菜子兒嗎? 其夫回答:種籽很小。佛說:有一升嗎? 其夫回答:一粒而已。

佛說:你說話怎麼如此過分!種下一粒芥菜子兒那樣大小的種籽,竟然長出高四十裏的樹,一年結幾十萬果實。 其夫回答:是這樣的。 佛說:土地無知,它會報答栽種之力。何況高興地施一缽飯獻佛,其福分不可限量啊!

夫婦茅塞頓開,悟得須陀洹道。

——引自《旧杂譬喻经》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大勢至菩薩給我們啟示

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菩薩手上拿著蓮花蓮花代表的什麼清淨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蓮花的根是在污泥裡邊蓮花的長在水裡邊蓮花是開在水的上面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在紅塵裡邊最好修行因為眾生是我們修行的肥料眾生給我們各種各樣的污染,各種各樣的考驗,處處不合我們的意,這樣我們才能夠修行

蓮花的長在水中雖然水是清的可是我們不能沉迷在淨清的環境裡邊如果沉迷在淨清的環境裡邊就違背了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是清淨慈悲的,我們如果沉迷在一個很清淨沒有人打擾的地方,我們的道業不會增上因為沒有人來考試就覺察不到自己的欠缺。

只要有人的地方你就會聽到一些雜音如果你想要沒有雜音,哪裡能夠找得到呢?你家裡就沒有雜音嗎?所以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修行就是要學習蓮花的精神在污泥裡邊吸各種各樣的肥料很多的眾生給我們各種的考驗,這樣才能夠提升我們的境界。眾生每天都給你氣受你才能夠修忍辱;世間每天有很多的誘惑你才能修不貪所以你要修不貪、不瞋、不痴就要學習大勢至菩薩。

蓮花一出水面表示它既不討厭爛泥巴也不沉迷清淨的水里,既不染穢土,也不染淨土淨跟都不執著不分別不貪著這就是蓮花給我們啟示,我們要向大勢至菩薩學習的地方。

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

壁畫地址及相關報導


100 E .Main St, Ventura. CA 93001


華人移民創業史大型壁畫

這幅壁畫在美國今日,目前看是第一副矗立在街頭上的,由美國政府和華美歷史學會投資並主辦,由華人畫家製作,表現華人創業歷史,以及對美國做出的卓越貢獻的大型壁畫。並且建有倆塊碑文,這在美國歷史上還是前所未有的。

華人移民血淚史,

抗爭不息貢獻多。

聰明勤勞又進取,

豪歌笑語遍美國。



壁畫產生緣由

坐落在范杜拉郡Figueroa街的《唐人街紀念壁畫》於2004828日勝利圓滿竣工了,這是華人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這幅壁畫記錄了在美國南加州生活的華人一百多年前艱苦創業、奉獻社會、服務人生的種種可歌可泣光輝事蹟。並且由San Buenaventura市政府及范杜拉郡華人歷史學會立碑紀念,旨向當年曾經在此胼手胝足,協同開發本區的華裔移民及其堅毅勇敢的事跡,致上最高敬意。

這項壁畫工程相繼籌備了二年之久,由San Buenaventura市政府及范杜拉郡華人歷史學會共同贊助並主辦,由旅美華裔著名畫家龐琦、龐郭松筠夫婦應邀設計並製作。



壁畫的起因和經過

美國范杜拉郡著名歷史學家理查.聖尼特從考古中發掘出華人遺跡,在市政府建立檔案,作以精準記載。

2000年正值龍年春節,當地有影響的華僑獨自出資,舉辦龍年慶祝動,氣氛祥和,熱鬧非凡,引起市議員的重視。爲了紀念早期華人在范杜拉艱苦創業和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政府計劃在華人創業舊址繪製壁畫,同時編列預算。2001市議會通過預算,開始甄選最佳藝術家。在諸多當地藝術家和LA藝術家的競標中,市政府選中了著名華裔畫家龐琦、龐郭松筠夫婦的設計樣稿,歷經公共藝術委員會、商業促進會、歷史保存委員會、市議會等多次討論修改,經過倆年才告定案。牆面施工涉及公共工程安全考量,又經過半年時間,終於於2004711日動工繪製。



壁畫的規模

在這條昔日唐人街舊址有一面紀念牆,此牆高13英尺,底寬67.5英尺,是一面上窄下寬的梯形牆壁,中間底部有兩層鑲有藍色花紋瓷磚的花池,牆的左側有一拱形門洞,餘下的牆面寬窄不一。龐琦、郭松筠二位畫家是根據現有的牆面狀況,畫出昔日唐人街華人當年創業的種種情景。



壁畫的內容

龐琦夫婦深深被早期華人動人心魄創業的事跡所感動,也被今天熱心華人事業,不辭勞苦、勇於付出的華人各界人士的精神所震撼,他們夫婦帶著一種責任、一種無上的敬佩之情繪製這幅壁畫。畫家把昔日唐人街——當年華人所居住的房屋群作畫面的中景,簡潔明確;房屋的前面有華人當年生活、勞動的各種形象有接待客人住店的、有看護小孩兒學走路的、有挑擔賣貨的、有理髮的、有洗衣服的、有開餐館的、吃飯的、有商店搬運貨物的、有祭祀拜神的、還有消防火警隊員……畫面的情境:有小花狗、小花貓、白人男子和漂亮的白人女孩,這一切情景都排列在畫面的下方,作為前景的主體,豐富多彩遠景為加州的西海岸,有遠山、樹木、藍天、彩雲、大海、波浪、海鷗、沙灘、遠航的帆船、近處的桅杆……。遠近虛實,詳略得當。從色彩上根據范杜拉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雲氣升騰,風力迅猛、突出加州陽光天氣,燦爛明媚,富有活力。時間選擇臨近黃昏,晚霞餘暉,氣象萬千。

從內容上看,這幅壁畫集中了華人昔日工作、生活方式、文化信仰各種況。畫家把各個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各種情節有機的組織在同一個畫面裏,大膽想像,注重考據,打破時空,還要做到形象鮮明,富於說明性這幅壁畫是畫家龐琦、郭松筠根據San Buenaventura市博物館有關文物陳列、美國歷史學家Linda Bentz收集的大量歷史照片、范杜拉郡華美歷史學會整理的各種文字說明、以及dolly cheng小姐繪聲繪色的詳細解說,還有華人領袖George YucS.K.leong等人的建議進行構思設計的。這幅壁畫既能尊重歷史文獻,又體現出藝術上的浪漫色彩,還要有壁畫獨有的特點。



壁畫深遠意義

這幅壁畫一方面體現出美國政府對少數族裔文化的尊重,另一方面以此培養人們包容的胸懷,從而實現真正的民主。百餘年來,華人移民美國的發展和為美國社會的繁榮所作的諸多貢獻,讓美國各族裔對華人刮目相看,致使華人在美國的地位和權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這一幅華人移民美國創業紀念大型壁畫,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回憶、lia了解、贊歎、思考,它還激勵我們每一位華人更加奮發向上、努力拼搏,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以,這幅壁畫的製作是有著十分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的。這幅壁畫不僅反映了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紀初期,南加州華裔早期移民開創的唐人街興建過程,以及對美國社會做出的卓越貢獻,而且在中美的文化、教育、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同時豐富當地的人文景觀,突出地方特色,成爲觀光旅遊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景點。


壁畫剪彩







壁畫竣工慶典

828日終於竣工,下午一時整舉行唐人街紀念壁畫落成揭幕典禮。在慶典時刻,市政府特許華人藝術團表演中國舞龍舞獅等傳統而又精彩節目,鑼鼓喧天;接著是鞭炮齊鳴,這在美國是極其少見的現象,可見美國范杜拉市政府對華人的傳統習俗如此尊重。

在竣工典禮中,由壁畫繪製者龐琦夫婦剪第一道彩、地方政府市長議員、華人領袖剪綵揭幕,各界社會名流前來祝賀,各大新聞媒體記者紛紛前來採訪報導。由畫家開香檳斟酒,熱烈祝賀,把慶典活都推向高潮。電影攝像師已經把這一段華人創業歷史有關資料,點點滴滴史料和各種考據,以及慶典場面製作成電影光盤,華美歷史學會將這些珍貴的光碟送至各個學校、圖書館、博物館等相關機構珍藏與流通,洋人電影攝像師還會把壁畫產生前後經過,畫家繪製過程製作電影光碟發行,記載著段不平凡的歷史,以至流傳後世。

壁畫背牆有詩雲:

華裔移民西海岸,

艱苦創業建家園。

貢獻良多百餘載,

壁畫銘誌永紀念。